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ORACLE收购SUN将逼迫IBM收购SAP

ORACLE收购SUN将逼迫IBM收购SAP

看到ORACLE(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Sun(升阳微系统)的消息,一个很久以前在心中的困惑冰释了。

    正如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所言,"我们收购Sun将改变IT业,整合第一流的企业软件和关键任务计算系统。甲骨文将成为业界唯一一家提供综合系统的厂商,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将有所提高,而价格将会下滑。"。

    更明确一点,这次收购将改变的是"企业关键计算"行业的四个细分行业的格局:

    关键任务计算系统行业(IBM、HP和SUN)、

    企业平台软件(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和数据库)行业(Microsoft、IBM、SUN、ORACLE)、

    企业应用软件行业(SAP、ORACLE)、

    企业软件服务行业(埃森哲/毕博/凯捷/德勤/惠普EDS/IBM/SAP/ORACLE)

    我们看到,这4个细分行业都印上了ORACLE的LOGO。IBM呢,缺失应用软件;Microsoft呢,缺失硬件和服务,企业应用软件也不强;SAP呢,缺失硬件和平台软件;HP呢,只有硬件,软件服务不强。

    要判断ORACLE此举是否合算,必须探究此举真正的意图。

    我认为,只有三个字"云计算"。

 

    在"企业关键计算"行业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云计算"。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的技术,只不过因为互联网计算能力和通讯能力在过去十年迅猛发展带来的结果。其核心思想就是把计算能力当成公用服务(Public Service),好比电力发明开始的时候,每个工厂都有一个动力车间(现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偏远的工厂还有这个建制);后来有了发电厂、电网的概念。几个关键的、被过度营销的概念都被这个关键词串起来了:

    SOA:提供云计算的服务端的软件架构;因为这一端的软件不是一个软件(术语"instance"),而是一组软件,而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组合;

    SAAS:云计算中,交付软件功能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软件授权(License)概念,按照使用(USAGE)收费,当然费用可以等于0,比如 Google的搜索服务,收费为0;因为它有别的收费途径:广告。这个非常狠,如果蔓延到"企业关键计算"领域,SAP、ORACLE、微软全部被灭了,见我的一篇译文《SAP、微软小心人家背后捅刀子》。

    Grid Computing:网格计算。可以用于描述多个CPU分布式计算的方式,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种新的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式。技术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使计算负荷极大的云端,能够保持客户满意的响应速度;

    云-端计算:这是微软派张亚勤和李开复一直在说的,在云-服务器这一端他们没意见,但在客户机这一端,他们执意要有一台终端设备:装着windows的PC、上网本或者手机;我相信,Nokia也会支持这种说法,但Linux和Google对这种说法肯定不屑一顾;

    低空云和高空云(或者叫私有云和公共云):企业集团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关键计算,称之为低空云或私有云;那个全球联在一起的叫做高空云或者公共云。区别有如Intranet和internet;

    这个趋势,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的一本《The Big Switch》中阐述得很清楚。中文版非常不恰当地翻译成《IT不再重要》(这其实是作者几年前的另一篇文章,让IBM和埃森哲非常恼火)。

    这些概念游戏不重要,重要的是即将发生在企业客户那边的事情:一个用户每个月付1000元,就可以开始使用ERP/CRM/PLM/BI软件。你不用管服务器在哪里,也不用管数据库用什么,服务商和你签订一个SLA(服务水平协议),同时安装一个电度表一样的软件来计算USAGE;现在的重要玩家正在全力以赴争夺这个服务提供商的全球第一品牌!这是个实质性的大革命、大转换。

 

    这个大转换从去年开始了真正的实质性布局。

    第一件事情是Google开始把数据中心,变成全球布局的数据工厂;但Google毕竟不是企业关键计算领域的重量级玩家;第二件事情是IBM和Google合作;并且开始全球高调宣传云计算;第三件事情是微软高调宣传云 -端计算;最有意思是ORACLE的埃里森,以他一贯的叛逆个性,反问:什么都是云计算,扯淡!按照他们的说法,云计算什么都不是!现在看来这老小子在装腔作势,已经和SUN暗通款曲了。

    这次埃里森出手了,ORACLE开始真正布局云计算了。

    所以,担心什么SUN的品牌受损,属于杞人忧天(我看SUN的品牌早就被经营得千疮百孔了,况且独立的硬件品牌价值不高,全藏在云里面了);而JAVA这个品牌在埃里森手上,肯定重放异彩;

    受伤的会是Microsoft,所以鲍尔默很吃惊;但下一个十年怎么走,没谁看得透;

    但另一个玩家IBM一定很紧张。他们最有可能的选择是收购SAP。这个从郭士纳上任就在思考的问题(《大象可以跳舞》一书有记载),又摆上了议事日程。我曾在2007年伊始预测这件事情,两年过去了,IBM可以动手了。

   "企业关键计算"行业完成了一个轮回:从Mainframe-Terminal,到Client-Server,又回到了云计算;伟大的互联网!

   按照老友老叶的说法,美国的东西部文化又开始了新一轮演义:

   美国西部牛仔ORACLE和SUN,一个唿哨,集合队伍,挎枪上马,以灵活机动坚韧顽强不穿西服的风格开始征战;

   美国东部的老牌官僚公司IBM整理一下深色西装,以阴郁的眼光审视着同样严谨缓慢保守沉重的德国传人SAP:Fighting Or Not?

   我等着看好戏。

 

 

甲骨文总裁致信客户:已拥有Sun两项关键资产

alect发布于 2009-04-20 23:54:45| 3945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Oracle 甲骨文

北京时间4月20晚间消息,甲骨文(Oracle)和Sun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已经达成一项最终协议,甲骨文将以每股9.50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Sun公司的普通股。这笔交易总价值约为74亿美元。 如果除去Sun的现金及债务不计,该交易总额为56亿美元。

在宣布这一并购消息的同时,甲骨文总裁查尔斯・菲利普斯(Charles Phillips)给客户、合作伙伴发了一份邮件,对这一并购进行了解释,并同时希望客户和合作伙伴继续给公司以专业的服务和销售支持。

  查尔斯・菲利普斯在邮件中表示,甲骨文将拥有SUN两个关键软件资产――JAVA和Solaris。"希望公司能够以此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甲骨文承诺,将加大投入以求更大创新,提升系统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同时降低客户的成本。

  查尔斯・菲利普斯进一步表示,Sun的Solaris控制系统也是甲骨文数据库的主要平台。在收购了sun之后,甲骨文利用Solaris的独特高端技术更好的优化自己信息平台、数据库。甲骨文同时也会加强Linux和其他操作平台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领先在此领域中的地位。

  "很多的顾客曾经希望甲骨文能够减少技术的复杂性、工程的风险和成本。因此,我们将生产一个更高标准的产品平台。甲骨文计划要提供更广的产品,包括整体的服务器、存储器、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还计划增加顾客们的投资,与顾客增加合作使其有更多的选择权。"查尔斯・菲利普斯称。

    以下为信件全文,特此刊出以飨网友。

  On April 20, 2009, Oracle announced that it had agreed to acquire Sun Microsystems. The proposed transaction is subject to Sun stockholder approval, certain regulatory approvals and customary closing conditions. Until the deal closes, each company will continue to operate independently, and it is business as usual.

  This acquisition combines best-in-class enterprise software and mission-critical computing systems. Oracle plans to engineer and deliver an integrated system―applications to disk―where all the pieces fit and work together so customers do not have to do it themselves. Customers benefit as their systems integration costs go down while system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go up.

  Oracle's ownership of two key Sun software assets, Java and Solaris, is expected to provide our customers with significant benefit. Java is one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s best known brands and most widely deployed technologies. Oracle Fusion Middleware is built on top of Sun's Java language and software. Oracle can now ensure continued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in Java technology for the benefit of customers and the Java community.

  The Sun Solaris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leading platform for the Oracle database.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Sun, Oracle can optimize the Oracle database for some of the unique, high-end features of Solaris. Oracle is as committed as ever to Linux and other open platforms, and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and enhance our strong industry partnerships.

  Our customers have been asking us to step up to a broader role to reduce complexity, risk, and cost by delivering a highly-optimized standards-based product stack. Oracle plans to deliver these benefits by offering a broad range of products, including servers and storage, with all the integrated pieces: hardware operating system, database, middleware and applications. We plan to preserve and enhance investments made by our customers, while we continue to work with our partners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choice.

  We are dedicated to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support, and service that you have come to expect from Oracle and Sun.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Sun acquisition, please visit oracle.com/sun.

  Sincerely,

  Charles Phillips

  President, Oracle

来源:搜狐IT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2344.htm

Sun总裁兼CEO Jonathan Schwartz致所有Sun员工的信[翻译]

ugmbbc发布于 2009-04-20 22:18:39| 7411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Sun

感谢Kid,Keardy Ho的投递
新闻来源:Sun公司内部邮件
Sun Microsystems 总裁兼CEO Jonathan Schwartz在宣布被Oracle收购后给全体员工的信。信件中文是我匆忙翻译的,可能不太妥,请包涵。
Sun CEO Jonathan Schwartz的内部信

今日Sun/Oracle的声明:

这是我写过的最艰难的一封信。

这一刻也让Sun在工业界中最具有希望的未来。

27年来,Sun代表了勇气、创新、开拓道路和创造未来的自愿精神。不管我们进步抑或失败,我们仍然致力于这些梦想,并且致力于使得我们与众不同的研发工作。我们致力于数十年的追求,从世界上最强大的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的进化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多核微电子产品。我们从来都不曾走开,致力于商业模型的大规模改造,技术范畴的定义和新的市场路径。

由于Sun的无比的才能,我们为整个工业界贡献了我们的人才和技术,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公司和市场成功经验。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驱动了新药品的研发、社会化媒体的转换和对我们周围的世界和市场更好的理解。总之,面对一个变化迅速的市场和全球经济,我们一直在进行持续的变革。我们从不曾走开,致力于迎接挑战 ――或者是迎接机会。

所以我们今天在旅途中向前走了一步,但是是不同的一步――这个周末我们宣布,董事会和我确认Oracle以每股9.5美金的形式现金收购Sun Microsystems。董事会的所有成员现在正在开会,讨论收购事宜并进行投票,这次交易坚持完全的市场转化――将两个有着很长的共同工作历史的公司合并,产生一个新的统一的未来梦想。

Oracle对Sun的兴趣非常明晰――他们渴望帮助客户简化开发、部署和操作高价值商业系统,从所有的应用到数据中心。通过收购Sun,Oracle将以最佳的位置帮助客户解决最复杂的关于业务运行的技术问题。

对于我而言,这次收购行为将通过创建一个有重大影响、具有最好的专家和创新的公司以重新定义工业界,重新设定竞争环境。Oracle/Sun组合将培育一个世界上最充沛、最有影响的开发者社区,将加速存储、网络和计算的结合,并且将最强大的和最有价值的商业和技术软件带给全世界。

我并不依据想象认为这个声明会是路程的终止。我认为这是通向另外一个道路的第一步。这个道路使得我们和我们的创造被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市场,并使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更普世。今天宣布了这项交易,并且通过审查和股东通过需要花费数月时间。在交易完成之前,我们仍然是一个单独的公司,并且独立运作。不管交易需要花多长时间,世界已经从今天开始改变了。

需要指出的是,改变世界的不是收购本身――而是两个公司的成员。通过和Oracle进行了相当时间的交谈,使得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只关注我们不出现在财务决算上的资产――我们的人员。这是他们最高的优先级别――创建一个激发兴趣和创造力的环境,使我们最聪慧的想法仍然能继续创新和开拓未来。

谢谢您这些年所做的一切,谢谢您在未来为商业进展所做的一切。我极其为这个公司和我们一起实现的成就感到骄傲。

整合计划的进程细节会被进一步公布。

Jonathan

Today's Sun/Oracle Announcement

This is one of the toughest emails I've ever had to write.

It's also one of the most hopeful about Sun's future in the industry.

For 27 years, Sun has stood for courage, innovation, a willingness to blaze trails, to envision and engineer the future. No matter our ups and downs, we've remained committed to those ideals, and to the R&D that's allowed us to differentiate. We've committed to decade long pursuits, from the evolution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datacenter operating systems, to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multi-core microelectronics. We've never walked away from the wholesale reinvention of business models, the redefinition of technology boundaries or the pursuit of new routes to market.

Because of the unparalleled talent at Sun, we've also fueled entire industries with our people and technologies, and fostered extraordinary companies and market successes.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have driven the discovery of new drugs, transformed social media, and creat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marketplace around us. All, while we've undergone a near consta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face of a rapidly changing marketplace and global economy. We've never walked away from a challenge - or an opportunity.

So today we take another step forward in our journey, but along a different path - by announcing that this weeken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and I approved the acquisition of Sun Microsystems by the Oracle Corporation for $9.50/share in cash. All members of the board present at the meeting to review the transaction voted for it with enthusiasm, and the transaction stands to utterly transform the marketplace - bringing together two companie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a newly unified vision of the future.

Oracle's interest in Sun is very clear - they aspire to help customers simplify the development, deployment and operation of high value business systems, from applications all the way to datacenters.  By acquiring Sun, Oracle will be well positioned to help customers solve the most complex technology problems related to running a business.

To me, this proposed acquisition totally redefines the industry, reset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by creating a company with great reach, expertise and innovation. A combined Oracle/Sun will be capable of cultivating one of the world's most vibrant and far reaching developer communities, accelerating the convergence of storage,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and delivering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and complete portfolios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software.

I do not consider the announcement to be the end of the road, not by any stretch of the imagination. I believe this is the first step down a different path, one that takes us and our innovations to an even broader market, one that ensures the ubiquitous role we play in the world around us. The deal was announced today, and, after regulatory review and shareholder approval,  will take some months to close - until that close occurs, however, we are a separate company,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No matter how long it takes, the world changed starting today.

But it's important to note it's not the acquisition that's changing the world - it's the people that fuel both companies. Having spen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ime talking to Oracle, let me assure you they are single minded in their focus on the one asset that doesn't appear in our financial statements: our people. That's their highest priority - creating an inviting and compell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our brightest minds can continue to invent and deliver the future.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you've done over the years, and for everything you will do in the future to carry the business forward.  I'm incredibly proud of this company and what we've accomplished together.

Details will be forthcoming as we work together on the integration planning process.

Jonath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Where to Find It

Sun plans to file with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the "SEC") and mail to its stockholders a proxy stat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osed merger with Sod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pursuant to which Sun would be acquired by Oracle Corporation (the "Merger").  The proxy statement will contain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posed Merger and related matters.  INVESTORS AND STOCKHOLDERS ARE URGED TO READ THE PROXY STATEMENT CAREFULLY WHEN IT BECOMES AVAILABLE.  Investors and stockholders will be able to obtain free copies of the proxy statement and other documents filed with the SEC by Sun through the web site maintained by the SEC at  www.sec.gov.  In addition, investors and stockholders will be able to obtain free copies of the proxy statement from Sun by contacting Investor Relations by telephone at (800) 801-7869 (within the U.S.) or (408) 404-8427 (outside the U.S.), or by mail at Sun Microsystems, Inc., Investor Relations, Mail Stop UMPK14-336, 4150 Network Circle, Santa Clara, California 95054, USA.

Sun and its directors and executive officers may be deemed to be participants in the solicitation of proxies from the stockholders of Su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osed Merger.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se directors and executive officers in the transaction described herein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proxy statement described abov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se directors and executive officers is also included in Sun's proxy statement for its 2008 Annual Meeting of Stockholders, which was filed with the SEC on September 24, 2008. This document is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 at the SEC's web site at  www.sec.gov, and from Sun by contacting Investor Relations by telephone at (800) 801-7869 (within the U.S.) or (408) 404-8427 (outside the U.S.), or by mail at Sun Microsystems, Inc., Mail Stop UMPK14-336, 4150 Network Circle, Santa Clara, California 95054, USA, or by going to Sun's Investor Relations page on its corporate web site at  www.sun.com.

Note on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is communication contains certain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within the meaning of Section 27A of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 and Section 21E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statements regarding the expected benefits and closing of the proposed Merger.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volve certain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indicated in such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ability of the parties to consummate the proposed Merger, satisfaction of closing conditions precedent to the consummation of the proposed Merger, the ability of Oracle Corporation to successfully integrate Sun's operations and employees, the ability to realize anticipated synergies and cost savings of the proposed Merger, and such other risks as identified in Sun's Annual Report on Form 10-K for the fiscal year ended June 30, 2008, and Sun's most recent Quarterly Reports on Form 10-Q, each as filed with the SEC, which contain and identify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uld cause th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contained in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Sun assumes no obligation to update any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 contained in this communication.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2349.htm

甲骨文 vs IBM――你玩地球?我玩太阳!

alect发布于 2009-04-21 00:05:47| 7035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Oracle 甲骨文

正当IBM在全球如火如荼的推广"智慧的地球"的理念的时候,没想到老竞争对手甲骨文ORACLE出了一招狠棋,以74亿美元的价格直接收购了IBM认为已经不是竞争对手的竞争对手――SUN。最让IBM郁闷的是,此次收购还是在IBM放弃收购的10天之内达成的,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IBM只能看着手中的"地球"望"太阳"兴叹了。

在此次收购达成之前,业内许多专家就曾对甲骨文ORACLE收购SUN作出过评价,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如果甲骨文ORACLE成功收购SUN,将会在业界诞生出一个更加巨大,甚至是可怕的巨头,今天,这个掌握太阳的甲骨文ORACLE终于达成了这个梦想,成为了太阳神阿波罗。可以遇见,下一步甲骨文 ORACLE的矛头将直接指向IBM,成为IBM最可怕的竞争对手。

比特评论:甲骨文 vs IBM--你玩地球?我玩太阳!

  从IBM来看,几年来的转型让IBM从一家传统的IT公司正在向商业公司转变,特别是从其电子商务到智慧的地球的发展战略来看,IBM正在希望玩转整个地球,甚至是地球无处不IBM,确实,IBM有这个实力。

  现在,IBM已经从过去的硬件、软件、服务的组织架构,调整成为了以服务、咨询为首,软件为次,硬件为底的业务模式,三大业务群组相互沟通协作,配合全球融资租赁服务部,一起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咨询、采购、金融等服务,整体架构非常合理。

  在服务产品线方面,10条主要的产品线涵盖顾问咨询、维护、迁移等信息化领域的方方面面。软件集团中的五大软件产品线涵盖了办公、中间件、数据库、IT管理、软件开发五大商业应用领域,另外还拥有IBM多年积累的操作系统产品z/OS和AIX。硬件集团则包含了从主机到PC服务器,从高端存储到磁带存储在内的全面产品线。

  从这个角度来看,IBM确实有实力去倡导智慧的地球,然而,不凑巧的是,他碰上了玩"太阳"的甲骨文ORACLE。

  从2003年以来,甲骨文ORACLE一直就在利用不停的收购来强大自己。记得是在2004年9月,埃里森正式对外宣布,甲骨文ORACLE要做"大而全的软件公司",这意味着甲骨文公司的业务范围将涵盖底层数据库、中间件应用平台以及应用软件三个层面。这个概念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践行。

  2004年12月13日,甲骨文ORACLE宣布该公司已经同仁科达成协议,将以103亿美元的价格完成收购。甲骨文ORACLE CEO埃里森不无得意地表示:"甲骨文的应用软件客户会增长一倍,应用软件销售额会提高50%。

  随后的时间里,有资料显示,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甲骨文ORACLE进行了30多起收购,平均不到两个月就进行一次收购。这些行动再次证明了埃里森做"大而全的软件公司"的决心。甲骨文ORACLE通过收购建立了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三驾马车。

  在数据库领域甲骨文ORACLE本来已经拥有了非常强大的产品,原本对其产生一定威胁的MySQL数据库也随着甲骨文ORACLE被纳入怀中,可以说扫清了前进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除了数据库之外,中间件领域,甲骨文ORACLE通过收购BEA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领先优势。而在应用软件领域,2003年甲骨文ORACLE宣布收购仁科和爱德华兹,2005年底,Siebel也被埃里森收入囊中,这些都巩固了甲骨文ORACLE在应用软件领域的战斗力,相比"不做应用软件"的 IBM来说,甲骨文ORACLE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在操作系统领域,甲骨文ORACLE也拥有了自己的开源的操作系统,虽然知名度较低,但从架构上来看,已经非常完善。

  这次对于SUN的收购也成为了甲骨文ORACLE近年来首次收购硬件相关的厂商。可以看出,甲骨文ORACLE不再是2004年的甲骨文ORACLE,CEO埃里森也不仅仅再甘心于只做"大而全的软件公司",因此,收购了一家可以甲骨文ORACLE实现互补的公司。

  因为SUN在操作系统Solaris、应用软件OpenOffice、数据库MySQL、开发工具JAVA,以及硬件:服务器、存储领域都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不仅可以弥补甲骨文ORACLE在软件领域不足,同时,更是加强了甲骨文ORACLE在硬件领域的短板,解决了以前软件"不接地气"的问题。

  而且,埃里森一贯是采用后发制人的战略来狙击竞争对手,此次收购也算是他历来性格的再次体现,2004年收购仁科就是在此前失去爱德华兹收购机会之后发生的,Retek则是与SAP PK的结果,此次又成功从IBM口中夺下SUN。

  现在,已经确定成功的甲骨文ORACLE可以舒舒服服的把玩一下自己怀中的太阳了,更大的难题留给了竞争对手,IBM该如何继续玩转自己的地球?对于HP来说,还有什么词可以表示自己的战略?SAP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只能说,IT真是一个拼实力的行当。

来源:比特网(原天极网)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2390.htm

《华尔街日报》:IBM错过Sun是一个错误

ugmbbc发布于 2009-04-21 09:37:27| 4714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IBM

《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IBM周一发布财报,利润和营收双双下滑.但更加郁闷的是,Oracle与Sun达成了收购交易.这一打击要远远超过其财报影响.下面是文章全文:
IBM周一发布了利润下滑1%、营收下滑11%的季报后,还要面临Oracle收购Sun后对其构成的威胁.分析师表示,Oracle出价73.8亿美元收购Sun对IBM而言是最坏结果之一.因为通过收购交易,Oracle在企业软件领域将前途无量.

市场分析机构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托尼-萨康纳基(Toni Sacconaghi)表示:"IBM营收下滑,表示技术支出环境并没有反弹,可能会持续恶化."但更糟糕的是,Oracle-Sun达成协议对IBM将是个大利空.许多分析师认为,如果IBM收购Sun,将在多个方面强化其业务,尤其是在软件领域.

据知情人士披露,Oracle收购Sun将使IBM处于不利地位.

计算机服务厂商Deloitte LLP与IBM和Oracle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其技术操作部门掌门埃里克-欧彭肖(Eric Openshaw)说:"Oracle收购Sun对IBM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Oracle强大的销售团队有可能推进Sun服务器销售,直接同IBM竞争."

同IBM竞争的大型软件厂商CA执行副总裁阿杰-戈帕尔(Ajei Gopal)称:"Oracle和IBM都是Sun开发的Java语言的最大用户.Sun一直在IBM和使用Java语言的其它用户之间走中立路线,不知Oracle还能否保持中立观点."

英国开源内容管理公司Alfresco Software的首席技术官约翰-牛顿(John Newton)表示:"IBM失去Sun,这一行为很愚蠢."他说,IBM一直被视为开源软件的最大支持者,但现在却需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同Oracle讨论.

IBM首席财务官马克-洛里基(Mark Loughridge)在周一召开的投资者大会上没有就IBM与Sun的交易发表评论.但表示Oracle-Sun合并不会对IBM构成威胁.他说,即使 Oracle和Sun结成合作关系,IBM已经在高端服务器市场蚕食了Sun的市场份额.并强调IBM拥有逾120亿美元现金,将继续收购.他说:"我们将关注完全不同的领域."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2377.htm

业界担忧MySQL命悬一线

ugmbbc发布于 2009-04-21 07:25:35| 5613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MySQL

甲骨文是商用数据库巨头,而Sun旗下有一款全球知名的开源数据库MySQL,MySQL未来命运如何,是否会被甲骨文"消灭"或者转让,这引发了业界的担忧.
MySQL是开源WEB开发套件LAMP中的数据库组件,被用于全球数万网站的数据库后台.最近,该开源数据库进入企业级市场,获得成功,由此,MySQL也成为甲骨文"拳头产品"Oracle Database 11g的对手.业界专家分析说,最理想的一种情况是,甲骨文针对两种数据库进行不同的市场定位,同时销售两款产品.实际上,MySQL还可以从甲骨文的数据库技术中吸取长处.

不过让人担心的是,对于甲骨文来说,他们一直希望自己的企业客户使用更加昂贵的数据库产品.这样,继续维护一款进入企业级市场的开源数据库已经不符合甲骨文的利益.

在一封谈及收购Sun的信件中,甲骨文总裁查尔斯・菲利普斯谈到了公司拥有Java和Soloris操作系统的好处,但对于MySQL数据库则没有提到一个字.这显然不是MySQL客户希望看到的.

实际上,除了Oracle Database 11g,甲骨文拥有开源数据库产品,比如Berkeley DB以及InnoDB,不过影响力要远小于MySQL.

业界媒体纷纷指出,未来甲骨文如何处置拥有海量开源用户的MySQL,这还需要拭目以待.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2371.htm

TechCrunch:甲骨文借收购Sun成为另一个IBM

ugmbbc发布于 2009-04-21 06:44:52| 5015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Oracle 甲骨文

感谢taobao的投递
新闻来源:TechCrunch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今天撰文称,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原本希望借助收购Sun成为企业领域的苹果,但是最终却只是变成了另一个IBM而已。埃里森一直以来都希望成为企业领域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通过74亿美元对Sun的收购,埃里森在将甲骨文打造成为一家企业技术领域全能公司的过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有了Sun,埃里森将拥有一整套的产品,从芯片和服务器到操作系统,再到Java中间件以及数据库和企业应用,无所不包。

对此,埃里森评价道:"甲骨文将成为唯一一家能够开发一套整合系统(从应用到磁盘)的公司。这套系统中的所有组件都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协作,避免用户单独进行这种整合。我们的用户将从中获益,因为我们将在降低系统整合成本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性能更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强的产品。"

与苹果类似,甲骨文希望为用户剔除掉复杂性,并将整套的IT产品整齐地捆绑到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冲突,并针对甲骨文的软件进行优化。通过收购 Sun,埃里森又回到了他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单项优势(best-of-breed)"系统的概念上,而此前,他早已弃用了这一说法。

但是,与苹果致力于开发完美的产品不同,甲骨文只是变成了另外一个IBM。它将利用Sun现有的服务器市场份额来促进甲骨文的数据库和软件的销售,并将其余所有的IT服务捆绑起来。当然,它仍会支持戴尔和惠普甚至一些企业级软件的竞争对手,但是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时将会围绕着捆绑后的产品。如果能够借此催生低价的优秀产品,那么甲骨文和消费者都将从中获益。但是如果要说服IT采购人员放弃原有的产品,那么难度显然要比说服黑莓用户放弃黑莓手机转而采用苹果 iPhone还要大。

除价格外,甲骨文收购Sun与IBM收购Sun还有哪些不同呢?Sun高性能服务器历来都是销售高价软件的渠道之一。另外,甲骨文还可以借此获取Sun的 Solaris操作系统以及编程语言Java。随着硬件利润率的不断缩水,这些软件资产的重要性便日益凸显。与甲骨文结合后,Sun至少还能够在硅谷的大家庭中继续生存下去。

尽管埃里森几乎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是甲骨文通过收购Sun获得的最有价值的资产还是MySQL。凭借这一交易,甲骨文获得了Sun去年花10亿美元收购的这款开源数据库。随着MySQL的日渐流行,它正在从底部逐渐瓦解甲骨文的高端服务器业务。而如今,甲骨文最起码可以自己瓦解自己,或者干脆将 MySQL"干掉"。不过,后者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

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将更有意义:一方面,针对运行Solaris的服务器优化甲骨文的高端数据库和企业应用。另一方面,针对运行Linux的戴尔和惠普服务器销售MySQL数据库。

不过,由于埃里森曾经对"云计算"这个词汇表现出不屑,因此Sun的"云计算"资产将何去何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或许埃里森也会开始使用"云计算"这个术语。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0058.htm

甲骨文宣布收购Relsys 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hjj0529发布于 2009-03-24 07:28:20

据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宣布同意收购Relsys国际公司(Relsys International Inc.)。Relsys是一家药品安全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为健康科学行业提供先进的分析结果。此次交易的财务细节尚未公布。

据悉,甲骨文公司和Relsys公司合并之后,将提供成套应用软件,支持在诊所开发 (clinical development)、市场售后监测和病人照料等方面的端对端(end to end)药品安全进程。甲骨文与Relsys此次的并购交易还有待特别成交条件(customary closing conditions)的批准,预计将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此外,甲骨文和LumenData公司还分别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共同开发甲骨文主数据 管理系统(Master Data Management, MDM)产品,这个产品专为高等教育机构量身定做。甲骨文称,通过使用这个计划中的解决方案,高等教育机构能完整并准确地纵览其组成部分,包括申请入学者、学生、雇员、校友、教师等。

 

IBM吞Sun:悲伤的程序员

alect发布于 2009-03-26 09:20:01| 9621 次阅读 字体: 打印预览

IBM

与此前硅谷两家"新贵"微软试图收购雅虎的交易案不同,"蓝色巨人"IBM与Sun之间交易过程的基调是保持绝对沉默。 尽管Sun的创始人、董事长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是著名的硅谷"狂人",以讽刺和抨击IBM、微软这样的竞争对手而闻名,比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要张扬许多,但与雅虎和微软的激烈对抗相比,面对东海岸来的IBM,他此次也是默不作声。

目前收购达成与否尚未可知,由于收购前期的调查过程复杂,这一交易的正式宣布可能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IBM和Sun公司官方均对市场传闻不予回应,双方出乎寻常的沉默态度,让业界和投资者都嗅到了交易的不同味道。

悲伤的程序员

Sun初始的全名是"斯坦福大学网络"(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它崛起于1982年的斯坦福大学校园的几个校友之手。曾在硅谷确立了与微软、惠普、思科一样的"江湖地位",成为整个IT世界,屈指可数的"大玩家"之一。

Sun把自己的股票代码选择为Java,这种程序语言遍布了互联网和手机平台,无数软件程序利用其编写而成。

"IBM要收购Sun了,每一个程序员,看到这条消息,心情或许都是相当复杂的。"一位计世资讯分析师表示,因为小到一个手机上的小游戏,一个Web2.0的网页功能,背后都有了Sun的身影。

已经有消息称,由于担心IBM对Java进行控制,甲骨文和SAP可能会弃用Java。

Java和MySQL软件技术已经被谷歌、雅虎和Web2.0公司广泛应用,不少开发人员担心IBM的并购会影响到Sun业已建成的生态系统。

从通用电器、中国电信和通用汽车,到几个人的手机游戏公司,均是IBM或者Sun的客户以及开发者。这些方面都足以说明,IBM对Sun发起其成立98年来规模最大的并购,对硅谷乃至全球IT的底层系统产生多么大的震动。

硅谷迷雾

整个交易仍蒙上了一层迷雾。据国外媒体报道,知情人士称,IBM仍在与Sun就收购进行尽职调查,目前尚未达成交易,谈判很可能延至下周,但也有可能在本周宣布交易。

服务器销售收入约占Sun全部销售额的近一半,其客户包括AT&T和中国移动等。由于经济衰退加深导致企业收缩IT预算,上季度全球服务器销售额下跌了14%。过去52周,Sun股价下跌了70%以上。

戴尔公司CEO迈克尔・戴尔近日则表示,IBM可能收购Sun的传言为戴尔公司创造了机遇。因为对Sun基于Solaris系统服务器未来的疑虑,将会加快其客户流失到戴尔公司,选择该公司基于X86的Linux服务器。

服务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思科上周就宣布进军服务器市场。事实上,一直以来,有关于Sun将被IBM、惠普、戴尔或思科收购的传闻就从未中断。

IDC 公司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IBM是世界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市场份额为36.3%,惠普为29%,戴尔为10.6%,Sun为9.3%,富士通是 4.2%。惠普CEO赫德对于IBM和Sun的交易表现出了不以为然的态度,只是宣称不会影响惠普。他还不愿透露Sun是否曾找到惠普商讨交易事宜。

经济冬天来临之时,Sun此前就计划裁员6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8%,而且Sun还在亏损。IBM收购Sun的业务究竟是互补还是重叠,在业界有较大争议。

Tholons咨询公司分析师认为,IBM希望成为全部IT产品和服务的一站式提供商,无论是硬件、软件服务还是咨询和解决方案。过去几年,IBM一直在贯彻该战略,如果有了Sun,IBM将进一步加快该战略的实施。


重叠还是互补?


软件方面,Sun与IBM的产品线重叠严重,甚至有直接冲突。Sun有的软件IBM都有,Sun除了Java外,其他产品如服务器操作系统Solaris,数据库MySQL等都和IBM有直接竞争。

如果真的被收购,这些产品将何去何从?IBM究竟是雪藏这些竞争技术,还是继续支持,不得而知。

硬件方面,规模530亿美元的服务器市场是Sun与IBM最大的互补力量。根据IDC的数据,2008年全年,IBM和Sun分列服务器市场第一和第四位,份额分别为31.9%和10.13%,惠普和戴尔分列二、三位,份额分别为29.5%和11.6%。如果IBM收购SUN成功,服务器市场份额IBM将形成垄断的局面,直接面对反垄断审查的障碍。而且,Sun的Solaris操作系统目前运行在惠普服务器、Sun服务器和IBM的服务器上。

另外,存储业务方面,IBM和Sun的并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磁带业务,IBM和Sun是全球前两大数据磁带厂商的整合。而在大型主机磁盘存储方面,美国司法部就曾否决了IBM收购StorageTek大型主机磁盘存储业务的提议,之后Sun收购了StorageTek。

启明公司分析师表示,大家可以看到Sun和IBM之间的内在固有矛盾,前者的开源气质和后者持续不断在专利所有权上的行动足以看出这种格格不入。他指出,尽管看起来 IBM似乎也是一个开源的强有力支持者,但是这个蓝色巨人也只是在为其自家服务之时才会全身心拥抱开源操作系统。

为了云计算?

也许"云计算"(即大型计算服务中心)才是IBM最为看重并购Sun的未来战略。

云计算的逐步兴起,使许多提供企业计算和互联网服务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头正在更加重视集中化和规模化,主导全世界IT的公司必须要变得越来越庞大,才能应对云计算对于IT大规模建设的要求。

Sun公司CEO施瓦茨近期表示:"云计算无疑是目前最火的一个名词。云计算是对网格计算、效用计算和按需计算的重新命名。这是我们所有业务的核心。"

在施瓦茨看来,任何人要打造"云",需要的不仅仅是服务器,还有数据中心的主干部分,以及在硬件基础上的操作系统。因此,Sun将要推出能够控制存储系统、网络和虚拟化的系统软件。Sun还有全面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所有需求。惠普、IBM、戴尔、思科、微软这样的公司,他们有的有硬件,有的有操作系统和平台,但均有无法超越的局限。

Sun将加强IBM的优势,打压惠普、收购戴尔和思科的挑战。惠普过去几年收购了几家软件公司,以扩张数据中心管理业务。去年,惠普以130多亿美元收购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EDS,在IT外包服务领域对占据首位的IBM发起了强大的挑战。

转载:第一财经日报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2053.htm

传IBM因担心反垄断审查 决定放弃收购Sun

ugmbbc发布于 2009-04-16 22:39:00

CNBC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IBM不再对收购Sun微系统公司感兴趣,无论Sun要求什么样的价格,因为IBM担心这种协议可能导致管理机构的严密审查.
据熟悉Sun公司和IBM的人士透露,本周初高端服务器生产商Sun公司曾与IBM接触,要求恢复谈判,这暗示Sun在价格上可以商谈.不过消息认识称,IBM已经决定不再与Sun进行更多的谈判.

CNBC称,IBM在美国司法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欧盟的线人都表示,IBM收购Sun可能会导致6-9个月的反垄断审查.对此,Sun拒绝发表评论.IBM的有关人士未能立即联系上.

本月初,IBM曾出价70亿美元收购Sun,但遭到Sun公司董事会的拒绝,因此IBM撤消了此报价.

截至发稿时,当日Sun股票涨了约2.28%至6.27美元/股.IBM股票涨了1.81%至100.64美元/股.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1174.htm

Sun与IBM谈崩 不满每股9.4美元报价为主因

ugmbbc发布于 2009-04-06 09:16:14

IBM与Sun的谈判已处在破产边缘,原因是Sun认为IBM给出的每股9.40美元报价太低.
该知情人士称,Sun董事会于昨日(周日)拒绝了IBM周六给出的正式报价,理由是报价太低.据悉,IBM周六给出的正式报价为每股9.40美元,甚至更低.

最初,IBM收购Sun的报价为每股10美元至11美元之间.在周六降价之前,IBM已经是两次降价,分别降至9.55美元和9.50美元.

知情人士称,为争取各自利益,双方最后阶段的谈判态度强硬,火药味十足.而如今已是彻底对抗,Sun已经发出通知结束与IBM的独家谈判状态,而IBM也撤回了报价.

将来,是否会有其他企业竞购Sun还不得而知.但据知情人士称,在IBM表达收购意愿后,Sun投资者已经接触过其他大型IT公司,但均表示无意收购Sun.

如果IBM将来提高报价,Sun是否会重启谈判也是个未知数.另有消息称,IBM对Sun的尽职调查结果十分满意.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0171.htm

如若收购Sun成功 IBM将称霸Unix服务器市场

ugmbbc发布于 2009-03-25 09:20:14

如果IBM真要收购Sun微系统公司,那就是全球最大的Unix服务器厂商收购第二大的Unix服务器厂商.在人们推测的收购领域,Unix服务器也许没有Sun的Java和MySQL技术那样受关注.但是,正是Unix服务器市场让管理部门注意到了这个收购交易.根据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收购Sun将使IBM拥有全球Unix服务器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IBM去年的Unix服务器销售收入是6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7.2%.而Sun去年的Unix服务器销售收入是4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1%.惠普排名第三位,Unix服务器销售收入是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6.5%.在惠普之后的其它Unix服务器厂商的市场份额都是一位数.

据IDC称,Unix服务器的销售收入去年占去年第四季度整个服务器市场销售收入的36%.Windows和Linux服务器继续侵蚀Unix服务器在数据中心处理工作中的份额.但是,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仍然依靠Unix服务器运行其重要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

IBM拥有大型计算机市场.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计算机与通讯行业协会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d Black对于IBM通过收购Sun获得Unix服务器市场多数份额的前景,特别是统治高端Unix服务器市场的前景,感到担心.

惠普基于安腾处理器的运行HP-UX操作系统的Unix服务器以及Sun的基于UltraSparc处理器的配置Solaris操作系统的高级服务器等高端的Unix服务器经常被当作是大型计算机的替代产品.

Black称,IBM收购Sun之后毫无疑问地将垄断大型计算机市场.用户的选择需要替代的产品.但是,如果IBM收购了Sun,就会消除巨大的竞争.Black的贸易组织代表了谷歌、甲骨文、Red Hat、AMD和微软等公司.

IBM在大型计算机市场的统治地位一直面临法律挑战.今年1月,佛罗里达州Tampa的一家名为T3技术公司的大型计算机厂商向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投诉,指控IBM拒绝向T3的客户销售其z/OS操作系统.IBM拒绝了这个指控,并且指控T3企图违反其知识产权.

位于华盛顿的另一个贸易组织软件与信息行业协会的总裁Ken Wasch称,他认为IBM收购Sun不会引起反垄断的斗争.这个贸易组织的成员包括IBM、Sun、甲骨文和许多其它厂商.

Wasch说,反垄断问题一般仅在下面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即一家主要厂商收购一个较小的竞争者,然后利用增强的市场力量阻止新的进入者和控制产品价格.他认为,如果IBM和Sun同意收购交易,管理部门不会提出任何警告.绝对不要担心司法部会阻止这个合并.

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提名Christine Varney担任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的负责人.如果签署了这个合并的协议,Varney可能会审查这个合并的反垄断意义.Varney在1998年曾担任网景通讯公司的律师.当时正是司法部开始微软反垄断案的时候.计算机与通信产业协会和软件与信息行业协会都支持这个案子.

Varney本月初在参议院举行的确认听证会上表示,她在处理反垄断问题时将有某种灵活性.她说,需要让我们的思想反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状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