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 SNS之我见(一)

关键字: sns, facebook
SNS是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火爆的现象了,无数的SNS网站一夜之间纷纷涌现,前仆后继,慰为壮观:校内、海内、开心、一起、蚂蚁以及无数的Facebook克隆SNS网站陷入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厮杀当中,每个人都生怕错过互联网下一个the big thing的机会,一波接一波的抄袭、炒做和竞争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我也未能免俗,从2006年就一直关注SNS网站的发展,在2007年下半年就开始用Facebook,也一直在不断思索:究竟SNS网站的未来是什么呢?这场空前混乱的SNS大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在中国,一个成功的SNS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引子 

早在博客概念还如日中天的2005年,国内就已经有一大批克隆MySpace的SNS网站了,比方说uuzone,圈网等等,当2006年MySpace以5.8亿美元的高价被新闻集团收购之后,国内的Myspace克隆网站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这种类型的SNS网站模式在国内一直不太成功,难以病毒式传播,需要依靠大规模用户推广和不断的线下活动组织,所以逐渐式微了。除了已经关门的之外,其他的已经无一例外的改头换面克隆Facebook了。此时当其他网站还在盯着博客概念和MySpace的时候,王兴已经全盘克隆Facebook推出了校内网,眼光很独到。 

但是直到2007年微软以2.4亿美元购买了Facebook的1.5%股份,这才真正引爆了国内的Facebook热潮,此前言必称MySpace的谢文也从此改口,言必称Facebook了。从2007到现在一年时间不到,国内的Facebook克隆SNS网站已经是忽如一夜VC来,千万SNS缤纷开了。这些众多的SNS网站当中,除了51.com和豆瓣之外,几乎无一例外的先后抄袭MySpace和Facebook。 

现在的SNS都长着一副Facebook的嘴脸,这真的十分无趣,国外的Web2.0网站类型非常丰富,光是SNS类型的还有twitter,friendfeed,friendster,ning等等,干吗光盯着Facebook抄阿?所以我的第一个话题是: 


二、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这几年时不时有人问我:JavaEye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也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发现了JavaEye成功的秘密是XXX,在他们看来,只要按照这个XXX去做,也可以创办一个成功的技术网站,但我没有发现有人成功过:这不是因为他们找错了秘诀,而是因为网站的成功并不是光靠一个秘诀。 

JavaEye的发展历史分为几个阶段:从2003年9月创立到2006年8月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JavaEye靠的是个人铁腕管理;从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JavaEye靠的是web2.0概念的社区改造;从2007年10月开始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JavaEye靠的是不断精益求精的功能和品质服务。以后JavaEye还会有很多发展阶段,跨越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秘诀)。 

现在国内克隆Facebook的一些SNS网站就犯了上面同样的问题:王兴认为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发展大学生用户市场,所以他搞了校内网;当王兴卖掉校内创办海内的时候,他又认为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真人社区,这一点也被谢文反复的吹捧;而戴志康显然认为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去中心化的社区形态,所以他搞了一个UCenter Home出来;而从开心网开始,大家又突然发现Facebook的成功秘诀原来是上面的Web小游戏,于是一窝蜂的抄袭Facebook的热门小游戏;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Facebook的成功秘诀在于开放平台。所以不同的人看Facebook,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实这些看法都对,但是又都不准确:Facebook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导致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面向校园市场和实名注册是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采用去中心化的封闭式设计又能够很好的隔离不同类型的用户;在Facebook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开放平台推动了他的腾飞,是web小游戏让他的用户群迅速的扩大。因此就算要抄袭Facebook,也应该认识到Facebook成功的每个阶段,要抄就抄得全面点。 


三、Facebook究竟是什么? 

那么Facebook本质上是什么东西呢?现在的Facebook对用户来说是一个社交工具,而不是一个社区;如果我们抛开用户的身份,从互联网网站类型去看,Facebook是一个应用平台,而不是一个社区网站。因此目前国内的SNS网站当中,只有开心网最接近Facebook,只有开心和海内没有企图去成为一个社区网站,其他所有的SNS网站都背离了这一点。 

我在2007年下半年,总是不断的收到一些朋友的Facebook邮件邀请,一开始不为所动,到后来开始不胜其扰,最后注册了一个账号。但是注册账号以后发现Facebook就是一个空白的网站,根本不知道可以干吗,于是又是长期的不登陆,直到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了Facebook上面的Vampire的app邀请,Vampire是一个吸血鬼的小游戏,你可以咬别人组建你的吸血鬼军队,还可以和别的军队作战。就这么一个小游戏,立马让我明白了Facebook是怎么个玩法,马上促使你把自己的MSN/Gtalk的朋友都拉过来玩,于是一个你熟识朋友的在线圈子很快就组成了。 

现在很多的开心网用户看到上面这一段,肯定觉得似曾相识,他们就是这样开始用开心的,这里的互动关键点是什么呢?是作为一个网站,用户为什么会来你的网站? 

因为你的网站有大牛?还是因为你的网站有高质量的文章和讨论?还是因为你的网站提供了很多吸引他的机会和资源? 

如果用户是因为这样的理由来你的网站,那你抄袭Facebook就太失败了。因为你的网站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内容”,还是要依靠UGC。那么一个封闭的社区、一个去中心化隔离用户的社区要创造高质量的UGC就太难了。 
Facebook靠的是你的朋友在上面活动,你可以参与他们的活动,这就是全部的理由。至于搞什么活动不重要,写不写什么文字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需要Facebook这样一个tool来保持和你朋友之间的关系。 

虽然Facebook不仅仅限于认识的朋友,但是其主要目的就是提供给熟识的朋友进行交流之用,因此Facebook本身并不提供任何全站的公共信息广播,也不开放匿名访问,你和自己认识的朋友之间的交流本来就是私密性的,这些信息本来就是被保护起来的。 

而且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Facebook并不鼓励UGC(用户创造内容),这是和其他web2.0网站的本质区别。Facebook真正鼓励是你和你的朋友在Facebook上面“发生了互动的行为”,而不是“互动的所创造的内容”。 

用这个标准你去衡量一下,就会发现开心网是唯一神似Facebook的网站,而其他网站,特别是UCenter Home简直就是拙劣的Facebook模仿者,他完全没有领会Facebook的本质,完全用自己做社区软件的思路去套Facebook,搞出来的UCHome压根就是一个社区网站,这一点大家看看5GSNS: 

1、你为什么去5GSNS,因为你想看keso或者其他大牛写的文章 
2、你为什么去5GSNS,因为你知道keso或者其他大牛现在在干吗 
3、你为什么去5GSNS,因为上面有互联网行业的招聘信息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高质量的内容和资源在吸引你,所以要保持高质量的内容和资源,你必须依靠高质量的会员持续的UGC,那么我请问你,这和一个BBS有本质区别吗?或者我这样问你,keso不用UCHome,而是discuz!,会妨碍你访问5GSNS吗?会妨碍你泡在这个网站上面并且发贴吗?所以小戴同学换汤不换药呀。 


四、Facebook怎么赚钱? 

据说Facebook现在全球注册会员有6000多万了吧,网站流量也排名全球前10了,这样的网站赚钱是不难的,难的是用简单的商业模式持续的赚大钱。无论是Facebook在网站上面搞搞电子商务卖卖商品也好,搞搞网络招聘卖卖人头也好,搞搞游戏卖卖道具也好,都能赚钱,但是这些商业模式有问题: 

1、无论是电子商务、网络招聘、网络游戏或者其他的什么商业模式,都是划分具体的用户群体去赚特定人群的钱,无形之中,潜在客户就少了一大半,Facebook坐拥6000万会员,商业模式的覆盖面必须广,去赚小众的钱就是个失败的商业模式。 

2、进入特定的分众领域,以Facebook这样的通用SNS网站来说,竞争力根本不及专业的垂直网站,你做电子商务做不过ebay,做网络招聘做不过monster,做网络游戏做不过爆雪,都只能吃点残羹冷炙。而且这种专业领域,你Facebook根本没有积累,你需要花多么大的代价才能摸清楚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呀。 

3、你做这些垂直领域的生意,其实就是和Facebook平台上面的开发商在抢生意,这是一个大忌,会破坏整个Facebook平台的商业生态链条。而这个大忌,校内网正在不遗余力的去犯。 

那Facebook怎么办?靠广告吗?广告是一条路,但光靠广告不行。Facebook在2007年广告收入是1.45亿美元。这个收入水平和Yahoo这样的门户网站无法相提并论,也远远不足以盈利和上市。 

其实在网络广告市场,已经被证明的广告模式只有两种: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和媒体网站的媒体广告,也就是Google模式和Yahoo模式,或者说国内的百度模式和新浪模式。前者依靠拍卖广告关键字赚钱,后者依靠网络媒体内容平台传播影响力。 

而Facebook的精准广告投放只能依靠CPC(每点击成本)来计费,而我们知道Google的adsense收入是非常可怜的,他的主要广告收入来自竞价排名。Facebook的非UGC特性决定了他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网站,无法像媒体网站那样卖内容广告,作为一个对比,开放式的SNS网站MySpace就不同了,他的网站互动产生了巨大的UGC,所以他的广告收入是Facebook的3倍以上。因此光靠广告收入,对于Facebook来说非常的不够。 

那么Facebook的钱途在哪里? 

Facebook的真正钱途在于从app开发商身上赚钱!我们看看淘宝网是怎么赚钱的就知道了:淘宝网开店不收费,但是你想成为诚信商家,你想进驻淘宝商城,你想在淘宝的搜索上面靠前,你想获得淘宝的高级服务,那么请乖乖交钱。而淘宝上面的大商家是很愿意掏这笔钱的,因为淘宝这个平台可以让他赚到更多的钱。 

Facebook现在就是一门心思做平台,不做应用,尽量能开放的数据全部开放出去,不遗余力的培养app开发商,为app开放商创造最好的赚钱途径。Facebook就是一个巨大的网店,而app开发商就是上面免费租赁店面的商家,兜售自己的玩具,吸引用户来玩。app开发商可以去做网络招聘、app开发商可以去做机票预定、app开发商可以去做电子商务,现在Facebook上面已经有几万个app了,其中真正赚钱的app还不是特别丰富。等到Facebook平台上面有100万个赚钱的app商家的时候,Facebook再面向app商家推出增值服务,你可以想像一下到时候Facebook赚钱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Facebook并不需要直接从注册用户身上赚钱,而是把面向用户的细分垂直领域的赚钱机会统统留给app商家,同时也把这些细分领域的成本、风险和时间统统节省了,Facebook只要把自己的平台做的足够好,给app商家提供足够好的免费服务和增值服务,就可以坐在家里收钱了,压根不需要自己亲自一个细分领域一个细分领域辛苦的开拓。从这一点来看,校内是多么的愚蠢和短视。为什么现在Facebook这么全心全意的伺候app开发商,当然是因为app开发商将来就是Facebook的衣食父母呀。 

1 条评论:

  1. Need To Boost Your ClickBank Traffic And Commissions?

    Bannerizer made it easy for you to promote ClickBank products with banners, simply go to Bannerizer, and get the banner codes for your favorite ClickBank products or use the Universal ClickBank Banner Rotator Tool to promote all of the ClickBank products.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