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独家连载:《探讨开源思想与应用》(三)

独家连载:《探讨开源思想与应用》(三)
“开源”,身边很多数人都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是的,它即使在自己所处的计算机领域中也算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一开始我想, “开源”也就是“开放源代码”的意思,是大家把自己写的程序源代码公布出来的这么一种行为而已。但是,后来在看过一部叫《Revolution OS》纪录片后,才真正开始了解“开源”的真谛,以及为什么这么多人为之疯狂。

  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它,在后边,我将尽量把“开源”这个概念从计算机术语中抽离出来,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释。

  当然,这么做是因为还有一个我认为更重要的理由: “开源”这个概念并不只适用于计算机领域而已,它有足够的潜力能够在其它行业里迅速发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且帮助那些希望创新的人们去开发一片蓝海。

  本文将以连载的方式分阐述包括“什么是开源”、“观开源的发展历史”和“开源项目成功案例”等十部分内容,力图将开源软件及开源运动在这些年来发展的全貌展现给大家,并对开源软件及开源运动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展望。继《探讨开源思想与应用》(一)《探讨开源思想与应用》(二)发布之后,今天再为大家带来《探讨开源思想与应用》的第三部分内容。

  七、开源的盈利模式

  在一个《维基经济学》的读书报告中,第一句话就是: “21世纪最重要的商业法则:开放、对等、共享及全球运作。”看,这不正是开源项目的特征吗!宝洁公司首席执行官 A.G.拉夫利也说: “今天的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其如何庞大,无论其全球化程度如何之高,都无法靠自身的力量实现更快更大的创新。和消费者的协作,和供应商及商业伙伴的协作,以及在企业和组织内部的协作都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必须面向全世界,拥抱大规模协作的科学和艺术。 ”

  现在,到了本文的重点之处,如果把前面所说的全部当做铺垫也不足为过。

  我们不会毫无意义的去做一件事,我更不会花这么多时间去讲一件没意义的东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寻找一条出路,而探索新的道路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我起初要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将我所知道的和大家共享,给大家提供一个探索自己道路的重要参考。在商业社会中,  我们每做一个事情, 都必不可少的要衡量其商业价值及商业潜力 。

  下面,我将和大家讨论开源的商业价值及商业潜力。

  首先声明,开源并不意味着免费,在软件行业这种误解的尤其严重,因为大多数的开源软件都是免费的。这就导致了大家在其价值上的误解:免费的都是低级的。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开源产品是完全可以收费的,而且它也不是低价的代表,你完全可以凭借你自己的意愿进行收费。只是收费多少,或者完全免费,关乎你的产品价值和发展策略。像红帽 Linux操作系统,它就是收费的,虽然本身的价格并不高,但是红帽公司通过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咨询等方式获取利益。这就一种商业策略:产品本身并不是主要盈利点,重点在于产品所附带的周边服务。

  在一篇名为《了解开源软件七种盈利模式》的文章中,详细讨论了当今开源软件企业的七种获利方式。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归类,并加入了我总结的几种盈利方式:

  1)收费服务模式:即红帽公司的盈利模式,这是开源社区中最常见的一种销售模式。它的产品本身是免费或廉价的,但诸如产品的技术咨询、产品的修理维护、技术文档、人员培训等等都是要收费的,而且你在定制价格时完全可以不必手软,因为相信开源社区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都会会让付费者感到值得的。Stallman说 过:“自由软件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它蕴含着商机。自由软件的优势就是它提供一个自由市场,你可以在那里提供各种服务支持。所以如果你在工作中适用某个软件,而你想要得到好的技术支持,就有很多人选可以供你选择, 那些商业化的技术支持公司会尽力为你提供好的服务,否则你会去找别人。对那些私有版权的软件,技术支持是垄断的,一般只有一个公司提供服务,因为只有他们有源代码,所以只有他们有能力提供支持服务。这样你就一直处在那个垄断者的掌握下,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软。所以他们的支持服务这么差劲也就不奇怪了。”

  2)带动销售模式:通过低廉的开源产品来吸引大家,带动这个产品的相关付费产品得到更好的销售。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销售免费的开源软件来带动他相关的专有软件的销售;利用附带免费而优质的开源软件而带动它所属的硬件的销售。事实证明,这是很有竞争力的一种销售模式,像 IBM 和微软这样的大型企业利用此方法在与同类的竞争中获得的成功正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在《程序员》杂志的《开源软件经济学》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当一个产品的补充品降价时,该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

  3)周边销售模式:就像电影、动漫在热播之后引起了周边产品的疯狂销售一样,开源产品也可以利用销售附属品来赢取利润。在低端市场销售一些衬衫、杯子等小物件,高端市场中像著名的O'Reilly出版社为开源产品出版优秀的参考资料,  他们请来了相关产品在全球一流地位的人士撰写,产生了如此大量的购买需求,足以弥补开源产品本身未收取的利润。

  4)广告模式: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盈利模式,也是国内开源产品的最主要盈利模式之一。通过内嵌广告而达到盈利的目的,而产品本身需要做的只是如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如提高产品的质量、人气,以及降低产品的价格甚至供所有人免费使用等等。

  5)增值模式:正如我们所常见的网络游戏那样,进入游戏是完全免费的,但是要使玩家在游戏中的角色更快升级,却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费用的多少根据升级的程度而定。这种增值模式已经是互联网广为人知的销售模式了。它将产品的内容进行分级,使用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就是初级,是完全免费的。而一旦你对它很感兴趣希望使用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级别,则需要付出相应的费用。这也是很人性化的一种模式,我很看好这种模式的实际应用。

  6)计时收费模式:如一些杀毒软件一样,通过提供半年的免费使用,吸引大家来安装。半年后当大家已经习惯它的操作后,大多数会选择交钱继续使用。但当你发现你并不喜欢它 ,也完全可以直接抛弃而不必付出任何费用。开源产品亦常使用此模式,在争取到用户的同时也增加了免费用户转为消费用户的盈利点。是一种很好的营销策略。

  7)消费券模式:就像一些西饼店发放代金券一样,原本冷清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大家兴致冲冲的拿着代金券来到西饼店,甚至很多人看到喜欢的甜品还会自己填钱去买它。这也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利用了大众喜欢“占便宜”的心理,只花了少量的代价便吸引来大量的顾客。


这就是我所总结出来的7种盈利模式,随着开源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开源盈利模式应运而生。你可以采用当中适合的一个,结合多个使用也未尝不是个好的选择。也许你已知道,这些销售模式大多是早已存在了的。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开源并不是另一个世界的产物,他也完全享受各种营销策略。现在开源产品还不像专有产品那么吃香,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热衷于开源的大都是一些技术人员,并不很明白营销的力量,一心只关注于怎么把技术发展好 。

  开源产品的品质并不比专有产品差已经是我们所达成的共识,但他仍需要包装,仍需要宣传 ,需要走进我们的生活而非立于神坛之上。我相信,只要社会上的营销专家更多的关注到开源产品的潜力,他们二者的将像爆炸一样产生化学反应,结合出新时代的受到全社会追捧的产物。

  还有两个开源产品的发展策略想和大家分享:
 
  1)品牌传播策略:利用开源产品先天的传播优势,并以极低的成本建立和传播品牌,产生相当的品牌效应后,再利用此优势施展一切可能的盈利模式。

  2)占领市场策略:利用开源产品的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待市场成熟时推广相关的付费产品。这也是一种很效用的策略。
   
  相信大家在心中对开源是否能赚钱这个疑问有了个答复。

  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一文中作者说到:“幸亏有Gillette(吉列之父),人们不再将放弃一部分价值的策略视为离经叛道。但到目前为止,满天飞的免费品,仅仅是经济学家们所称的交叉补贴(cross-subsidy)的结果:你可以免费获得一件产品,只要你购买另一件,或者你愿为某项服务付费。”

  其实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了, “免费不等于亏损”甚至“免费等于赚钱”这样的事实,无需看我的理论多好,只需要看事实就可以回答自己:开源能赚钱,而且能赚很多钱。

  在荷兰政府的一份长达146页的开源研究报告中称,文件共享对于繁荣经济是非常有益的:文件共享使民众能接触到更多的媒体,即使这是以媒体行业的一些利润为代价。一个明显的结果是下载和购买不是互斥的:下载者平均购买了与非下载者相差无几的唱片,而在DVD和游戏上则要远多于非下载者。他们也倾向于参加更多的音乐会和购买更多的商品。
   
  这很好的说明了开源不但有很大的商业发展潜力,还具有推动经济进步的商业价值。
   
  在《分析:开源经济促进Web2.0创新》中说到, “开放源代码运动已成为强有力的价格创造者。不仅如此,它还开创了新型财富分配方式。一方面,开放源代码使得单一投资人很难独享开发利益;另一方面,它又能刺激大量人员参与其中并分享成果。正因为如此,开放源代码运动正演变流行的商业模式和社会活动。”

  结合我们本国的实际来讲,现在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就业危机,也许低成本而富有创造价值的开源项目能够成为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的一个新思路。LUPA主席张建华说“开源软件将为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

八、国际、国内的开源发展局势

  今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几乎所有的政府机关、大小企业都在喊着 “节流”,以减少金融危机对自身的伤害。这时大家的目光全部从收费高昂的微软,转向了价格便宜、服务良好、性能超强的开源软件。让我们来看看各国政府的行动:

  中国很多的地方政府开始研究开源, 有些省级的政府甚至要求所有机关部门使用开源软件,以减少开支。

  美国智囊团向奥巴马提供了开源研究报告。

  英国政府宣布支持开源。

  俄罗斯政府宣布将计划开发一个基于Linux的国家操作系统,以减少对国外软件的依赖,并以此降低微软的许可费,更重要的是利用开源软件来减少盗版。

  日本政府拥抱开源以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越南政府宣布将广泛部署开源软件,所有政府电脑都要安装Linux。

  加拿大政府也宣称将要投向开源软件。

  韩国甚至在过去三年中总计花费了103亿美元用于发展本国的开源软件。

  荷兰政府办公室要求一律使用开放文档格式的文件。

  德国外交部将11000台电脑全部换成Linux系统和其它开源软件。这一举措将使外交部相比其它部门大幅度的减少维护费用。日本和韩国的大使馆都全面替换到了开源系统。马德里大使馆是亦在使用Linux系统。

  据荷兰的Maastricht大学对欧洲12国的调查情况显示,约有49%的地方政府使用免费(自由)和开源软件,而且这种应用还在进一步增长。其中,有70%的用户都希望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红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im Whitehurst说,持续不断的全球经济危机将给开源软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开源软件可能因此得到长足发展。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人们不得不减少开支,而开源软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金融危机过后,相对于专属软件而言,开源软件的情况会比以前更好。这是因为开源软件提供一种更好的软件制作模式。

  这些是全球各个国家的开源软件情况,这还不足以说明开源的在这个时代中的重要性和可发展性吗?

来看看国内的情况。

  在一篇名为《经济危机下开源软件技术或将增长两成》的文章中说到, “经多年的市场推广,很多企业用户已经开始认识到开源软件所具有的更大生产力,他们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利用开发者集体智慧的成果。在国家大力推行正版化政策的带动下,用户对开源软件的使用率也进一步提高。开源软件逐步向核心领域渗透。在开源软件应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开源软件的应用深度也在增加。作为开源软件中应用最为成熟的Linux,已经获得了政府、金融 、电信、邮政等大 型用户更多的认可,并由一些非关键应用逐步向用户的核心业务层面渗透,如银行支付系统、电信计费系 统、证券交易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已经开始采用 Linux 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功部署和维护经验,为企业核心业务的大规模采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

  另一篇文章《2009年,中国开源能不能进入加速期》中抛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进入2009年,我们不得不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开源都已不再是一名弱者了。然而,国内开源界与国际开源之间的巨大反差,还是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2009年中国开源能不能进入加速期?”

  值得庆幸的是,从一份很权威的《2008年中国开源软件应用调查报告》中看到,中国的开源软件发展迅速,现在和国际开源也并非没有什么可比之处。毕竟我们拥有最广大的市场,拥有最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份调查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开源商业化的看法——受调查者认为开源的商业化要想在未来获得成功需要强化的重点依次如下:加强客户服务(31.4%)、商业推广(28.4%)和产品研发(21.4%)。

  来自国内权威的IT门户赛迪网的一篇文章《2008“非凡”年代 中国开源软件大事记》,记录了2008年中国开源界极富影响力的一些大事件,它们让我们看到,开源在中国已然如此的生机勃勃。文中最后说到: “纵观2008年中国开源软件的发展,以政府为导向促进中国Linux产业发展的趋势逐渐清晰,国内各大软件厂商纷纷抓住此次机遇力促发展,无论是从用户、市场、产品到服务等系列环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用有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中国的开源,前途无量!

声明:LUPA开源社区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